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- 事業概要


5/24/2010

都市設計及景觀計畫

一、設計目標及構想



結合整體環境,融入寧適居住環境,都市設計及景觀計畫規劃構想如下:

(一)巷道街景意象:建構安全舒適人行空間,創造優美都市景觀

1、沿街留設舒適安全人行道,矮牆結合街道座椅,配合植栽綠化,具都市防救災功能,又能美化巷道街景。
2、建築物退縮拉高,增加與周邊建築物鄰棟距離,將陽光、綠意、水引入室內,綠化基地環境並使都市空間活潑具紋理。
3、配合都市紋理,規劃與附近環境協調之高樓建築,創造優美都市景觀與天際線(參見圖11-3~圖11-5)。

(二)大廳意象:塑造大器雅緻的迎賓意象

整棟建築物的入口規劃合宜、簡潔、美觀的門廳,提昇都市視覺景觀;入口大廳設計為舒適合宜的交誼空間,並以簡單雅緻為主要佈局,提供住戶高品質的休閒與交誼使用空間,大廳入口處附設管理員室可監控人員進出(參見圖11-6~圖11-8)。

(三)庭園景觀意象:營造具禪風及自然概念的庭園

1、規劃低建蔽率建築物,增加留設庭園綠地面積,庭園綠地集中留設於一側,紓減巷內空間之侷促感,創造巷弄內優良都市環境。
2、規劃錯落變化的豐富庭園景觀、親切可及的庭園交誼場所、半室外連通各戶之景觀空間、以及端景照壁之光影變化,塑造城市居住的靜謚角落(參見圖11-9)。

二、建築物之量體、造型、色彩、坐落方位



立面造型意象:創造舒適貼心的都市介面
1、建築量體自臨沂街退縮,塑造臨沂街入口尺度,強化都市紋理。
2、建築量體高層化,加大與鄰房之間距,促進微氣候之通風與採光。
3、建築物外牆色系,將考量基地四周環境的調和。
4、人行空間之都市介面以植栽、休憩座椅搭配各式燈具、指標,提昇都市之藝術文化。(參照圖11-10~圖11-13)

三、人車動線設計原則



本單元西、南、北3側臨路,北側為40m忠孝東路、西側為11M臨沂街及南側6M臨沂街13巷。基地內車道由忠孝東路直接進入基地,西南側為人員進出之入口,人車分道,可避免與大門人行入口交叉,基地周邊沿街側留設人行步道,北側留設騎樓、南側及西側退縮人行道,提供行人安全的行走空間。(詳圖11-1)

四、景觀植栽初步構想



景觀植栽詳圖11-2。



圖11-2 初步植栽配置圖

巷道街景意象:建構熱絡活潑的沿街商業空間



庭園景觀意象:營造具禪風及自然概念的庭園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